第七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公布: 慢病防治素养15.71%


发布时间:

2018-11-22

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,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,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。提升城乡居民健康素养,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发现和解决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,是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重要策略和措施,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,是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的主要指标之一。自2008年开始,原卫生部组织开展居民健康素养监测。  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要求,中国健康教育

       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,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,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。提升城乡居民健康素养,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发现和解决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,是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重要策略和措施,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,是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的主要指标之一。自2008年开始,原卫生部组织开展居民健康素养监测。
       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要求,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在2017年组织了第7次监测,覆盖31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336个县(区)1008个乡镇(街道),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,样本量为8.5万人。
        根据日前发布的第七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显示,2017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4.18%。从知识、行为和技能三个方面来看,2017年中国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25.82%,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14.30%,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16.38%。从六个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来看,2017年中国居民安全与急救素养水平为45.09%、科学健康观素养水平为41.12%、健康信息素养水平为22.95%、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为16.06%、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为15.71%、基本医疗素养水平为15.34%。
        值得注意的是,2017年中国居民的慢性病防治素养为15.71%,较2016年的11.48%提高了4.23%,较2008年首次调查结果4.66%提升了11.05%。说明我国的慢性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,但与慢性病防控形势和任务比仍有较大差距。
   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提出,到2030年,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要实现30%这个目标。《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(2017-2025年)》提出,到2020年和2025年,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60%和70%。这些年,慢病呈“井喷”状态,慢病防治呈现出“三高三低”的状态,即:发病率高、患病率高、死亡率高,慢病知识知晓率低、治疗率低、控制率低。
       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,要实现以上这些目标,慢病防控,任重而道远!